如何获得单一对映体手性药物是一直是手性制药最核心的研究课题。手性溶剂萃取技术具有适用范围广、可连续操作、易于工业化规模生产、生产成本相对较低等显著优点,是一种最有发展潜力和应用前景的单一对映体制备技术。但目前手性萃取技术还有很多不足之处,一方面,目前开发的萃取剂分离因子一般都不高,多数在1.2以下(如酒石酸衍生物),部分分离因子较高的萃取剂价格昂贵且毒性强(如冠醚类)或适用范围小(如手性金属配合物); 另一方面,目前开发的萃取剂都是疏水性的,只适合于萃取水溶性较高的药物对映体,不适于疏水性药物对映体的萃取分离,而临床用手性药物大部分为疏水性化合物,使这类萃取剂的应用受到很大的限制。
在湖南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10JJ1004)的支持下,湖南理工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唐课文教授课题组提出的包合反应手性萃取方法,采用水溶性β-环糊精为萃取剂,因其特殊的结构具有外亲水、内疏水的特性是一种理想的亲水性手性萃取剂,能解决疏水性药物对映体难以用手性萃取进行分离这一难题,同时水溶性β-环糊精对映体选择性高、无毒且价格相对低廉,而且可以水为溶剂,环境友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项目深入研究了水溶性β-环糊精包合反应萃取体系相平衡的一般规律,提出了水溶性β-环糊精包合反应萃取的三步反应机理,构建了水溶性β-环糊精包合反应萃取数学模型,定量计算出萃取条件与萃取性能的关系,系统研究了水溶性β-环糊精包合反应萃取体系中的传质机理和相关动力学规律,成功建立了水溶性β-环糊精萃取分离芳香酸对映体的传质模型,热力学和动力学研究成果及相关数学模型, 对反应萃取的基础研究和工程设计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为手性萃取研究拓展了一个新的领域。
自项目立项以来,共发表SCI论文20余篇,其中在AIChE Journal、CES、IECR等国际化工学科顶级杂志发表论文多篇,申报国家发明专利4项,课题组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项。研究成果创新性强,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评价,并被广泛引用。依托项目还培养了6名硕士研究生,其中1名硕士获湖南省优秀硕士论文。